35号文的新补丁来了?
来看看这两天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神秘“134号文”都传达了什么精神:
1
35号文延期到了2027年6月。
2
双非债务
· 重点省份的非持牌金融机构的债务,可以进行债务置换和重组;
· 非重点省份的非标和非持牌金融机构的债务,也可以进行债务置换和重组。
· 例外:不包括民间借贷,企业拆借和定融。
3
境外债
不允许新增1年以内的境外债,境外债可以用境内债来做借新还旧。
4
城投退平台之后,地方政府对该主体要做至少1年的风险监测,可以理解为过渡期。
无论是这次的文件,还是之前“47号文”限制12个重点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,再或者“14号文”将化债进一步扩围,都代表着化债政策的延续。
这也显示出:
一来,现阶段化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,仍然需要时间换空间的策略;
二来,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“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”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,是值得继续推行的,这样下去,当下城投债券供给收缩的现状将会持续下去。
事实上,无论是重点省份,还是非重点省份,今年上半年的融资都在被严格监管,更加规范化。
来看具体数据。
我国的城投净融资从2023年11月开始转负,之后只有2024年1月和6月小幅回正,分别为48.47亿元和123.51亿元。
纵观2024年上半年,
重点省份城投净融资-583.70亿元,同比下降312.55%;
非重点省份净融资-1292.53亿元,同比下降118.56%。
如果精确到各个省份,2024年上半年净融资为正的共计12个省份,其中包括4个重点省份:云南、青海、重庆和辽宁。
像是浙江、江苏这些省份,城投债的发行规模都是数一数二,属于城投债发行大户,但是净融资情况依然为负。
在当前资产荒的大环境下,供给收缩,需求不变甚至增长,随之而来的就是收益率的下行。
政策的延续,必然推动市场的持续,收益率下行、期限利差与信用利差的收窄可能仍是主旋律。
下图为各省份公募城投债收益率情况:
今年年初,各省城投债的收益率还在3%~4%左右徘徊,甚至有个别“绩优生”还可以往5%、6%上努力;
现在7个月过去了,可以确切地说城投债已经进入了“2时代”!大部队你追我赶,比着赛下降收益,纷纷击穿3%,当然还剩贵州3.63%一枝独秀。
截至7月19日,3%估值以上城投债规模仅6047.8亿元,占比仅3.9%;估值2.5%以上城投债规模21143.1亿,占比13.5%;还剩82.6%!这批大部队收益率连2.5%都没摸到!
从变化上来看,所有省份的城投债收益率下降基本都在100BP左右晃荡。
下降幅度比较小的几个省份:上海、北京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等,也都下降了6、70个BP;更别提贵州、青海、云南这些下降幅度仿佛要直冲地心的,拦不住!根本拦不住!
有人可能觉得1%左右的下降也还好。但是要知道,今年年初房贷利率下调10BP,5月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大!幅!下!调!25BP!这两个连招可是让房地产市场抖三抖的,可是最后加一块还摸不到城投债利率下降的脚后跟。
难怪我买不起房,投资收益跌的没房贷快,这还得是有钱去投资,且没有买股票的前提下。